小森生活卖衣服赚翻天!手把手教你3种暴利出售方式

频道:游戏动态 日期:

阳光透过枫叶间缝隙洒在织布机上,老村长的孙女正捧着一件月白色连衣裙发愁——织了大半年的衣裳,总要有人来穿。这让我想起初入小森生活时,刚织出第一件布衣,对着空荡荡的村庄发愣的瞬间。后来才明白,织衣这门手艺,一半是给草木染色,另一半是要懂人情世故。

小森生活卖衣服赚翻天!手把手教你3种暴利出售方式

一、村庄里的衣橱空位

从蓬松铺杂货店往东走两棵樱树,在拐角的木栅栏旁能找到三郎。这个戴着厚眼镜的中年人总在算账本,逢着雨天就把账簿卷成竹筒模样。给他送布衣前,得先在他屋后种两垄丝瓜——等绿藤爬满架子,他才会破例让你随便挑他女儿的过季外套换钱。

更难伺候的是染坊阿菊。这女人偏爱用豆蔻汁给布料刷色,若是某天她突然爱上做朱红色男装,你要么等她自行审美疲劳,要么就去镇外松树林砍三十根三岁松做染料交换。去年秋天见过个小伙计,硬是拿了七天的橄榄汁才换回半罐朱砂颜料。

二、镇上漂泊的食客

镰仓镇南头的渡船口,总站着穿灰布衫的船夫。他不在乎衣裳式样,只管成匹布料。若是做了暗纹细麻布,他肯多给三枚镐头钱换船票。碰上樱花开得旺盛的辰光,他会从袖筒里摸出半壶女儿红换浅灰色对襟衫。

茶馆二楼的说书人最懂得布料的价值。上次见他把件湖水绿短打改成披风,说是某位商队首领的遗物。那晚他讲得兴起时,我把送来的藏青布短袄都当了押钱——后来在后院捡到块绣着山茶花的布料残片,倒像是从前见过的染坊掌柜的家当。

三、藏在山洞的时装秀

逢着月圆之夜往东山走,在打铁铺后头的岩缝间藏着条窄道。尽头有个能放下七八张织布机的洞穴,住着从前来做客的戏班子。他们要的衣裳总要绣着飞鸟,或是用葛藤编成腰带,最乐意收裹着金线的绸缎围裙——直到某天你送了件扎青草的布衣,他们才会带你去后山采到金色的葛花线。

去年寒冬我在这儿做过件戴麦穗的棉衣,大雪天里八个穿红袄的伶人同时穿起来扭秧歌。等我把布料消耗表递给老班主时,他正靠着火坑拆第二件戏袍,随手扔了根烤红薯过来:"记住,衣裳最要紧的是能让人穿得热乎。"

现在织布机总是吱呀响个不停。有时客人还没来,老村长就让我把新织的布料先披在门前的老槐树上。他说:"衣裳嘛,得让人远远就看见它的好。"这话讲得我摸着织机发愣,竟想通了前日卖不完的素色麻布——待到谷雨,该往衣裳上绣几片新抽的茶芽了。